残疾人的婚恋:一种社会症
文章分类:恋爱宝典 发布时间:2009-12-28 阅读: 7654
中国残疾人红娘网:在沙特阿拉伯,让智力残疾人成家是有争议的问题。这种压力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,同时能否保证下一代的健康也依旧是一个问题。
吉达(沙特阿拉伯):Fatima是一位罹患小儿麻痹症的三十岁阿拉伯妇女。她至今未婚,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为一家慈善机构的工作上。
“有特殊需求和结婚是不容易的,从社会角度言,这也是困难的,有时也是痛苦的,” Fatima说。她解释说,许多人对残疾人存有不小偏见。
Fatima说,别人从身体的外表来评价她,因此她注定不适合结婚、生育子女或者成为社会中能动的一员。“他们本应当明白并非所有的残疾人一无所能。残疾也是因人而异,”她接着说。
在沙特阿拉伯社会中,与有特殊需求的人结为连理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。双亲有责任看护患有智力残疾的孩子。因此,在双亲过世后,婚姻就成为确保呵护、爱和关注的唯一途径。
但是,有关是否应当允许智力残疾人与健全人结婚,以及是否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丈夫、妻子或者为人父母,这都是有疑问的。
Fatima说,最好是一个残疾人和另一个残疾人结婚。但是,他们之间必须互补,这样他们可以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处理自己的婚姻。
“即使生活对他们来说很艰苦,他们也应当有是否结婚的选择,”她说。
在沙特阿拉伯王国,尚没有官方数据显示残疾人的婚恋情况。麦加社会事务部女性事务主管Noura Al-Asheikh确证缺乏这种数据,她说,这种婚姻被认为是家庭内部事务。
Noura Al-Asheikh说:“据我个人观察,聋哑人有着比较高的结婚率。我也了解到许多肢体残疾人组成家庭,并且婚姻生活愉快。这一切都归结为残疾人家庭的支持。”
还有许多智力残疾人喜结连理的成功案例。
Mohsin已经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四年,他愉快地结了婚,还有了三个孩子。其他的,如Aisha(化名)就没有这么幸运了。这位智力残障的妇女已经结了四次婚,每次都以离婚告吹,还生养了一个孩子。
智力残疾康复顾问Shadia Al-Masri说,智力残疾人尤其会面临虐待的危险,婚姻就成为保护他们的一个方式。
“婚姻是智力残疾人爱护自己的形式,也已经有过许多成功的婚姻。在德国,智力残疾人是在特殊的地方成婚的,那里有帮助和引导他们的专家去看护他们。”她说。
她强调双亲应当提高对他们有智力残疾的孩子的认识,这样他们就不会被社会疏离。
负责婚姻的官员Sheikh Ahmad Al-Maabi说,伊斯兰教并不禁止健康人与智力残疾人之间的婚配,只要婚姻双方同意履行婚姻的责任。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